天府www.4008.com第19周国学诵读
2020-2021学年度(上期)第19周 国学诵读
领诵班级:2020级6班 指导老师:李依蔓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传诵国学经典,光耀美丽人生。今天将由我与初一·6班的同学们带领大家一起进行国学诵读。请翻开《国学诵读读本》第21页,看到第24则《冬夜读书示子聿》。
首先,请大家注意题目中的最后二字,读“子聿(yù)”,人名,是陆游的小儿子。
一、请台上台下的同学自由诵读一遍。
《冬夜读书示子聿》 起——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请台上同学范读一遍,请台下同学注意字音和节奏。
《冬夜读书示子聿》起——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 请全校师生齐诵本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起——
四、 请台上同学释题并疏通诗歌大意
李:冬夜读书示子聿
林:示:意为“训示、指示”。题目意思及本诗背景就是:诗人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读到精妙之处,他禁不住诗兴大发,一连写下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子聿,希望他的小儿子能够从中得到一些训示、指示。而我们今天诵读的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
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吕:遗:意为“保留,存留”;
无遗力:意为“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
少壮:意为“青少年时代”;
工夫:意为“做事所耗费的时间”;
始:意为“才”。
唐:该句诗的意思就是: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以之奋斗。尤其要强调的是:往往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林:纸:意为“书本”;
终:意为“到底,毕竟”;
觉:意为“觉得、认为”;
浅:意为“肤浅,浅薄,有限的”;
绝知:意为“深入、透彻的理解”;
行:意为“实践”;
躬行:意为亲身实践。
李:该句诗的意思就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并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而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就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师: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年少时就立下了志向,不仅要做“上马击狂
胡”的将军,还要做“下马草军书”的文豪。他的众多诗歌都抒发了他抗金杀敌的豪情,而我们今天要认识他的另一面,感受他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父亲情怀。而又值得称赞的是,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示子诗,同时也是一首意蕴深刻的人生哲理诗。
开篇两句先从古人做学问的经验谈起,又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要趁着青春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言切切,情深深,父爱浓。当然,陆游不仅是在告诫自己的儿子,也是在提醒全天下的读书人。
后两句则是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孜孜不倦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爱子之心动人,更以思想和哲学取胜,让我们明白要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这两条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合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书本知识化为己有,转为已用,从而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所以——(再次)
五、最后请全校师生再次齐诵本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起
六、今天的国学诵读到此结束,谢谢大家。